Godot

终日驰车走,不见所问津。

消费主义与标签化,本质上也是一种“身份政治”,或者说一种非政治的“身份政治”,这种身份的建立包含网络公共空间内部的圈层化,话题讨论的标签化,圈内语言的系统化等等。

福山认为,“冷战”的结束让左与右的意识形态的对立不再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,民主成为一种即便无法执行,但仍然在象征意义上被广泛认同的观念。因此“历史的终结”并非制度意义上竞争的消失,而是观念之争已逐渐淡化,取而代之的是“身份政治”的活跃与激化。

但是左右之争何尝又不是一种“身份政治”,只是相较于广泛的意识形态,身份政治的争论更加碎片化,大到宗教,性别,种族问题,小到粉丝社群的对立与冲突。“身份”的对立简化了社群或者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争论,以至于最终立场代替了思考,身份差异代替了是非判断。


因此身份政治的争端必然伴随着对对立群体的污名化,它的问题在于,不同族群的内部团结,恰恰是依靠这种对外的针对性而产生的,强调差异是巩固内部联接强度的重要因素,而这一特点恰恰导致了不同团体之间的共识无法达成。


除此之外,在探讨民主衰落的问题时,如果只将身份政治视为核心原因,未免有失偏颇。殖民者曾经“分而治之”的政策并没有因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独立而烟消云散,身份政治的问题虽然也包含一些非经济因素导致的冲突,但是不可否认,西方对于第三世界的政治介入与经济打压仍是最主要的原因。身份政治作为不同群体之间斗争的武器,必然伴随着矛盾激化后的精神上的“军备竞赛”,但如果仅仅只强调内因,在一个既定的价值序列里标准它的黑白面,抽离了其他政治体的责任,本质上仍然无助于解决当下所有与此相关的矛盾。


评论 ( 4 )
热度 ( 76 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Godot | Powered by LOFTER